【大漠孤烟的出处】“大漠孤烟”是唐代诗人王维《使至塞上》中的一句名句,描绘了边塞荒凉、孤寂的景象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,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意象。
一、
“大漠孤烟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使至塞上》,全诗为:
> 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> 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> 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> 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其中,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两句尤为经典,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壮美。诗中“大漠孤烟”形象地表现了沙漠中唯一的炊烟笔直上升,象征着边塞的寂静与孤独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唐代王维《使至塞上》 |
原文句子 | 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 |
作者 | 王维(唐代著名诗人) |
诗歌背景 | 诗人奉命前往边塞慰问将士,途中所见所感 |
诗句含义 | 描绘边塞荒凉、孤寂的自然景象,展现壮阔的边疆风光 |
艺术特色 | 意象鲜明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 |
后世影响 | 成为边塞诗的经典之作,常被引用或化用 |
三、结语
“大漠孤烟”不仅是王维诗歌中的亮点,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。它承载了古代边塞诗的苍凉与豪迈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。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内涵,我们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