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瞠目结舌成语解释】“瞠目结舌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因为惊讶、恐惧或震惊而说不出话来,脸上表现出极度的惊讶或惊恐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常用于描写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的反应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瞠目结舌 |
拼音 | chēng mù jié shé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既骇,其行又怪,使人瞠目结舌。” |
释义 | 形容因惊讶、恐惧或震惊而说不出话来,神情呆滞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中,描述人受到强烈冲击后的反应。 |
近义词 | 目瞪口呆、惊愕失色、哑口无言 |
反义词 | 面不改色、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叙述突发事件、意外发现或令人震惊的事实时。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,顿时瞠目结舌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2.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,她只能瞠目结舌地站在那里。
3. 老板的突然出现让员工们全都瞠目结舌,不知所措。
三、总结
“瞠目结舌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适用于各种需要表达惊讶或震惊情绪的场合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、用法和近反义词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成语。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生动、贴切。